【評估】自製短網址好嗎?架設前4大自評指標助分析

方選 (Ray)
Jan 5, 2022

--

前言

本文不是寫給工程師看的,而是站在主管、行銷人的角度,用實際的情境討論,企業擁有自己的品牌短網址的幾種做法及各自的利弊,期待這些經驗可以避免讀者踩到過來人才知道的坑。

「品牌短網址」是有別於使用 bit.ly、reurl.cc 等「共用」的短網址,而將企業名稱寫在短網址中,通常只會轉到官網,如汎徳(BMW)有 mybmw.tw、賓士有 myb4.me 、Dcard 有 dcard.link。

為什麼「品牌短網址」會流行?

2010年開始,美國矽谷的新創公司YouTube(youtu.be)、LinkedIn(lnkd.in)開始用自己的品牌註冊短網址,後來知名品牌如百事可樂(pep.si)、紐約時報(nyti.ms)也紛紛加入。

時至2018年,Google停止了短網址服務,因為大量惡意使用者將 goo.gl 轉到釣魚網站,Google都難以防堵,變成網路上的資安破口(筆者有專文討論)。同時,Facebook等社群平台「寧可錯殺」的機制阻擋特定短網址;而消費者也意識到「短網址很可能是詐騙的」,特別是在簡訊中看到「共用」的短網址,也因為多一分警惕而不敢點開,大大影響行銷成效

圖:這廣告敢點嗎?簡訊中使用「共用」的短網址,消費者無法判斷到底是官方訊息還是詐騙,或擔心個資被利用,致使點閱率越來越低,影響行銷成效。圖為筆者截圖,已移除敏感資訊。

但企業因為簡訊字數限制(要用UTM追蹤網址會變很長)、需要追蹤「特定行銷活動的總點擊」(用GA難以關聯多檔行銷活動),短網址仍是硬需求,因此轉向擁有自己的品牌短網址,一來可以提升「品牌識別度」,再來是增加消費者、社群平台對網址的「信任度」

圖:Facebook的安全檢查機制不分大小寫,因此使用「共用」短網址,只要因其他大小寫組合被舉報過,也會冒出警告,影響品牌形象或不能貼文,圖片取自:SEO專家David部落格
一個行銷界的都市傳說:在FB上使用某些短網址,因為跟被檢舉過的網址太像了,所以觸及也會變得異常低,但這部分因為缺乏科學驗證,先當作都市傳說就好。

建置品牌短網址,要考量哪些點?

通常擁有品牌短網址有2種途徑:自建(in-sourcing)及雲端(cloud service),各自的「優點」相信各方案支持者會都會提出(通常就是沒有另一方的缺點),本文特意凸顯「要考量的點」,協助讀者評估自己適合的方案。

自建:穩定性、安全性是隱藏成本

自建包括工程師自己寫程式,或使用YourlsPolr等套件,架設在伺服器/虛擬主機上。這對已自架官網的公司不是難事,但是短網址服務跟官網仍有很大的差別,考慮如下:

(一) 是否能做到24H不中斷的穩定性?

當品牌在FB下廣告、傳LINE推播、撒簡訊導向MOMO、PChome、91App、SHOPLINE時,一分鐘瞬間流量可能破萬,FB、購物網站都撐得住,但是如果工程師沒有處理大流量的經驗(很可能卡在資料庫讀取),短網址伺服器掛了,造成的損失可能不是小數目。

另外,官網可以預告「22:00~00:00 維護中」,但短網址卻得要100%全年無休,工程師要有24小時on-call的決心,因為一但轉址失敗,顧客是不會給它第二次機會的!

(二) 比一般架站更高規格的資安防護

不管是YourlsPolr,都要自行設定伺服器,雖不能說絕對危險,但因為短網址的「樞紐」特性,伺服器的守備工作也要更確實。不然短網址遭受DDoS攻擊可能暫時無法轉址,中勒索病毒(Ransomware)可能連結全部失效,SQL Injection讓轉網址轉到惡意網站,造成的後果都比官網受到攻擊嚴重數倍。

圖:國內企業委外架站已是趨勢,因此「沒那麼容易掛掉」,但是短網址系統如果沒有經驗處理瞬間流量,顧客根本進不來。圖為國外服務WeTransfer在Twitter上回覆網友「抱歉,短網址掛了,原始網址還好的!」的尷尬訊息。
要建置短網址伺服器不只要有足夠的資安知識,還要掌握伺服器每個設定參數、定時且密集的備份,軟體/系統也要保持在最新狀態,甚至要安裝防火牆與防毒

雲端:客製化彈性、溝通成本不可忽視

自建存在技術風險,因此部分企業會轉向使用雲端服務,一來可以快速部署,二來成本也容易控管,提供這類服務的廠商如國內的PicSee、國外Bitly。但雲端也絕非沒有缺點,考慮如下:

(一) 客製化的彈性、是否服務過類似產業?

功能當然要符合需求才會列入考慮,但如果企業有自己的SOP,短網址供應商如果沒有服務過類似產業,可能不會提供這些功能,即使願意配合開發,相較於自建也會產生一定的管理成本。在談需求時,應該先確認供應商是否有類似流程產業的成功案例,或配合客製化修改的程度

銀行客戶可能會需要短網址在建立後,還要主管放行才能生效;大企業可能需要多種權限角色,若沒有服務過此種需求的供應商或國外供應商,在溝通時都會衍生成本。

(二) 數據完整性與機密性

當點擊資料由雲端供應商管理,如果行銷人想要知道完整數據,例如想取得每一筆click的時間、匯出所有紀錄…平台不一定都能支援;另外,雖然短網址不太會有敏感內容(因為導向的內容幾乎都是行銷使用),但如何保護數據仍應列入考量,所以一定要在合約中確認數據保護方式及可以得到資料的顆粒度

總結

簡言之,若讀者原先已有鍾意的方案,上述「要考量的點」經過評估也可以接受,那怎麼選擇已經很明確,不必贅述。但如果仍有選擇困難,請往下閱讀:

需求單純、降低風險,推薦「雲端」

企業作業流程單純,短網址供應商符合需求,在IT團隊精實的前提下,絕對會推薦專業分工,透過雲端獲取品牌短網址,因為穩定性所衍生的成本絕對是頭洗下去才會知道的,且租用企業級品牌短網址方案,一年大約數千~2萬元,不到半月個IT工程師的薪水,若未來有充足資源、對數據的顆粒度有更高的要求,再轉移回自己的系統也做得到。

圖:在此推薦國內PicSee的品牌短網址,介紹頁不乏台灣一線品牌,如果自備網域只要串接是免費的;且租用入門版方案(Initial)僅要6,000元/年,即內含品牌短網址,應是目前門檻最低的方案。

技術公司使用剩餘價值,推薦「自建」

如果原本已是網路服務公司,且對處理瞬時流量有經驗,建置短網址只是充分使用IT人才跟伺服器的剩餘價值,評估起來建置+維護的成本低於租用,那自建會是掌握度較高的方案,也可以用自己的安全機制保護好數據。

將上述總結用一張類似「決策樹」的懶人包呈現,筆者建議只要雲端方案符合需求,且可以接受轉址資料由外部管理,在成本與風險的考量下,都仍建議使用雲端方案。

圖:筆者建議在成本與風險考量下,除非在已有IT人員排班且有餘力、有閒置伺服器時,不然應優先考量雲端服務。

後記

如同2003年時Carr撼動MIS界的《資訊科技無用論(IT Doesn’t Matter?)》:「非以IT為主要產品與服務的企業,不要盲目浪費在新的IT上投資,只應保守在力求系統的穩健品質,審視目前IT的真正需求,不需跟從流行風潮」。筆者認為不管是企業使用品牌短網址,到現在區塊鏈、NFT,都是很好的提示。

圖:Carr的《資訊科技無用論》,提醒企業若非以IT為主要產品與服務,不要盲目浪費在新的IT上投資,只應保守在力求系統的穩健品質(取自:Amazon

筆者之所以對建立短網址服務有這麼深刻的體會,正是因為是PicSee短網址的創辦人,我們花了很多資源達到SLA 99.95的穩定性(一個月最多只容忍4分鐘失敗),也與台新銀行(tsbk.tw)、第一銀行(firstbk.tw)合作客製化的品牌短網址系統,我想對於「踩坑」這件事,我們的經驗值得被分享與參考。

前往了解PicSee品牌短網址方案

--

--

方選 (Ray)

PicSee短網址(https://pics.ee)共同創辦人,台大資管畢,2016年服務上線,同年華納音樂、里約奧運開始使用,並成為台灣YouTuber在FB上最愛的工具。主要負責產品/市場/資安策略跟不太難的coding。學生時跟夥伴做了不賺錢但超過150萬下載的美食App;換4個題目、關1家公司。